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日期:106-07-26
    新湖漁港驚見大蟒蛇!28日中午,民眾開車經過市港路通往新湖漁港的下坡路段,突然發現一條372公分長、37公斤、約20公分粗的大蟒蛇爬過路中央,民眾嚇得趕緊報案;據了解,這尾大蟒蛇是金門自99年開始研究蟒蛇以來,發現過的最大隻蟒蛇。且28、29兩天在金門地區就陸續發現3尾野生蟒蛇。
    28日約中午時,金湖消防隊接獲民眾報案,指稱市港路要通往新湖漁港的下坡路段,有一條大蟒蛇,金湖消防隊趕緊派人去查看。到了現場,發現一條大蟒蛇在路邊水溝裡,估計約3公尺長、蛇身粗約直徑20公分、重量約20幾公斤;由於重量太重,消防隊員搬不動這條大蟒蛇,還請路過民眾幫忙,總共要4個人合力,才有辦法把這條大蟒蛇搬進籠子。
    消防隊員轉述,報案的是一對夫婦,開車經過該處,突然眼見這麼大一條大蟒蛇在路上爬,嚇個半死,趕緊報案。消防隊員研判可能是因為前幾天都下雨,昨日出太陽,大蟒蛇出來「放風」覓食,沒想到就被民眾撞見。
    消防隊捕獲該大蟒蛇後,轉交給建設處,農林科派員接手後請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獸醫協助量測,該蟒蛇體長372公分、體重37公斤、雌性,是金門自99年開始進行蟒蛇相關研究發現的最大隻蟒蛇,不過由於冬季溫度過低,牠並無太大的活動能力。未來可能交由畜試所或台灣動物園收養。
    除了這隻在新湖漁港發現的大蟒蛇外,28日也有民眾在山西的田埂上發現一隻緬甸蟒,加上29日也有民眾在山后沙灘上發現蟒蛇,總計2天內就發現3隻蟒蛇。
    縣府強調,依近年農委會林務局與縣府相關研究及通報資料顯示,金門由於四季氣候變化強烈,春夏兩季的緬甸蟒在夜間移動,秋冬因氣溫過低,蟒蛇會在白天出末並在花崗岩石等空曠區域吸收陽光熱能,反而有較高的通報率,出現均屬正常現象,民眾不必恐慌。
    農林科強調,金門受限於氣候與食物量,370公分已是蟒蛇生長極限,這幾年的300公分以上的通報紀錄數量不多,民眾常因恐懼不自覺把體積放大,另冬天的蟒蛇活動力極低,中午出來日光浴就被抓走,甚至變成「補冬」的食材,由於野生蛇類常有寄生蟲,且肆意捕捉野生動物有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之虞,提醒鄉親若在野外發現緬甸蟒可聯絡縣府處理,另由於這隻蟒蛇個體較大,縣府將予以收容,另評估交由畜試所供展示教學或交由台灣相關單位等方式處理。